评审团

在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”鲲鹏奖“组委会及工作机构基础上,增设评审委员会,负责大奖的独立评审。

 

(一)评审委员会的构成

每个门类均有各自的评审委员会,每个评审委员会分别有5名评委,负责评选出各自门类的金、银、铜、优秀、提名奖获得者。评委由来自不同国家、不同城市的该设计领域国际顶尖设计师、权威设计机构负责人、权威设计杂志或媒体总编、一流设计院校教授等组成,在全球范围内具备公认权威和杰出专业成就。各评审委员会主席由各门类评审委员会成员推选产生,负责召集各自门类每次的评审会议、控制评审流程、发布最终结果。各评审委员会主席组成特别评审委员会,评出可持续发展特别奖获得者。

 

(二)评审委员会的产生

由组委会办公室牵头,通过支持单位、行业协会、设计院校、设计组织等推荐,建立具有广泛性、权威性、代表性的评审专家库,由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”鲲鹏奖“学术委员会从专家库中研究提名35位专家(每个门类7位,包括5位正选专家,2位候补专家,候补专家在正选专家无法参加的情况递补成为评委),组成环球设计大奖”鲲鹏奖“评审委员会,报组委会办公室确认后正式发出邀请。学术委员会成员原则上不能担任大奖评委。

 

(三)评审委员的权利

评审委员会独立于组委会,单独行使评审权利。始终坚持以“独立评审、专业唯一”的专家评审机制。此外,评审实行回避制。即参赛作品如是某位评委设计的作品、或参与设计的作品、或某评委曾经与作品作者合作或现在正在合作的,则该评委不得参与该作品的评审。

 

(四)推荐制度

除公开征集外,组委会可邀请国际知名建筑师、设计师、设计院校教授、专业杂志或出版物主编、专业机构推荐参评作品。举荐人及机构名单将适时在官方网站上公布。

 

(五)评审程序

评审主要根据作品实物、图像以及辅助资料进行。评审委员会在深圳召开评审会议,参赛作品实物以及辅助资料将在现场展示供评委评审,部分境外评委将通过网络实时连线的方式参与评审会议,评选出深圳环球设计大奖”鲲鹏奖“的所有奖项。

城市设计

工业产品

时尚设计

数字设计

视觉传达

评审标准及流程

具有原创性、实验性和探索性的设计作品,具备前瞻力,提出未来发展创见;

具有公共性、实用性和环保性的设计作品,具备循环力,提出城市生活理念;

具有开拓性、促进性和革新性的设计作品,具备驱动力,提升产业发展效率;

具有观念性、学术性和综合性的设计作品,具备影响力,引发国际间的广泛关注与影响;

可持续发展特别奖的评审标准,参照联合国发布的157个到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。最有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产品,可获得该奖项。

评审主要根据作品实物、图像以及辅助资料进行,分为以下两个阶段:

  • 第一阶段:初评

    由评审团根据评审标准,利用图片、影像等资料进行网上网上初审评。由举荐人或举荐机构推荐的作品,无需经过初评,直接进入终评。

  • 第二阶段:终评

    评审团在深圳召开评审会议,参赛作品实物以及辅助资料将在终审现场展示供评委评审,部分境外评委将通过网络实时连线的方式参与终审会议,评选出当届深圳环球设计大奖”鲲鹏奖“的所有奖项。

推荐制度

主办方将邀请国际知名建筑师、设计师、设计院校教授、专业杂志或出版物主编、专业机构推荐参评作品。获推荐的作品将直接进入终评。举荐人及机构名单将适时在官方网站上公布。

获推荐作品信息及相关资料须于20233月24日24时之前完成全部在线登记及上传,有实物的作品须提前安排,及时寄送并在20233月24截止日期前抵达。